在养殖海参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方面
海参,属海参纲,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,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,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。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,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。中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,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。
在养殖海参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方面
1、加强日常管理。
日常管理主要从常规监测、换水、水温和水位调节、饲料投喂、光照强度调节、防止雨水大量流入、防止污染物流入和敌害生物清除等几个方面进行。另外,养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一定要注意,如成活率过低、生长缓慢等现象。
2、科学投喂和移植天然饵料生物相结合。
投喂饵料生物的营养要全面,投喂量要科学合理;适当移植一些大型藻类,可以起到提供隐蔽场所、提供饵料、改善水质的作用。可供移植的藻类有裙带菜、海带、鼠尾藻、马尾藻等大型褐藻及大叶藻。
3、增加科技投入,改变养殖观念。
需要改变以往海参养殖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,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;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,制定养殖技术方案,以让管理人员参照落实,并做好养殖记录在海参养殖过程中,要贯彻“以防为主”的病害防治思想,从苗种质量、养殖环境、养殖水平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
4、科学选址。
对于水环境,应针对海参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池塘建设的地址,特别要求水源无污染、无大量淡水流入,盐度不低于27‰。对于养殖水域底质,底质的类别通常与养殖用水的水质、饵料生物的组成和丰度等相关
在自然海区,岩礁底、泥沙底是海参优先选择栖息的底质,纯泥底则海参较少栖息;在养殖条件下,底质虽为泥底,若配置以适宜的隐蔽、栖息场所,同样可以养殖海参;纯砂底质,须经改造才能建池养参,如掺进泥土、投放石块等。
5、加强苗种检验防疫力度,规范育苗场家的生产。
政府部门应加强海参苗种的检疫防疫工作,杜绝带病、带菌的苗种流入市场;育苗场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,应该从选择亲参、苗种培育等各个环节规范自己的行为,避免近亲繁殖、滥用药物等造成种质下降。
6、投苗密度要合理。
科学掌握放苗密度,第一年体长50px~75px苗种的放养密度为8000头/亩~15000头/亩,体长大于75px苗种的放养密度为5000头/亩~10000头/亩;第二年补充苗种的数量可根据养殖成活率、海参生长情况等因素加以确定
从第三年开始,池塘内有大、中、小各种不同规格的海参,既有达到或接近商品规格的海参,也有刚刚放养不久的海参,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养殖密度。
7、合理改造养殖池塘,且放苗前要求彻底清塘。
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宜,进、排水口设置在池塘的短边,以避免产生换水死角;适当加深池塘深度,防止水温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对海参的损害;完善配套设施,进、排水渠道和进、排水口要分开。
上面是海参养殖网箱的相关事项,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
标签:
相关新闻
- 2023-02-01猪厂防蚊网编织而成
- 2022-12-07用蔬菜防虫网的好处
- 2022-12-07果树防虫网用途
- 2022-11-30大棚防虫网运用留意哪些内容?
- 2022-11-16防虫网运用关键